《按行為的賞罰》第三章讀後心得(Zion):人一生的果效乃是由心发出,所以我们今生首要的就是要变化我们的性情
- bookclub_manager
- 2022年6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郭维德不称许珀登先生论证问题的两种手段:第一,珀登多次陈述郭维德的观点,但总是省略了郭维德用来证明这些观点的经文证据。第二,珀登先生有时把郭维德所不赞成的观点说成是郭维德的观点,还要郭维德对这些观点所导致的谬论负责。从这两点我们应当学得功课,第一圣经是我们唯一的标准,唯一的根基。我们为真理争辩,为真理所打的仗都应该根据圣经的圣言,而不应该避重就轻,故意曲解。第二,我们在与别人讨论之前应该先理解别人的观点。这样我们才能免除误解,有的放矢,使真理得以辨明。
82页珀登先生确实认为复活以后信徒将不再结出邪恶的果子,但既然内在邪恶的性情依旧,怎么可能不再结出邪恶的果子呢?虽然国度在于行为,但人一生的果效乃是由心发出,所以我们今生首要的就是要变化我们的性情,钉死内在邪恶的性情,使我们的心思得以更新,因而结出善果,就是好行为,这样我们就能承受并得享千年的国度和荣耀。
珀登认为,每一位信徒作为基督的肢体,都拥有一定分量的福分,而这福分虽会因其罪行而无限消减,却仍将足以使其得着千年的赏赐以及永世里的福分。这个观点不全符合圣经。我们知道永远的生命是恩典,也就是说我们所不配得的,正因为我们不配得,所以也不能失去。但国度是基于公义,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配不配得上国度。也正因为报偿与我们的行为有关,是与我们的行为相配的,所以如果我们犯罪,就要失去赏赐甚至遭受管教,但我们不配得的基本救恩却不会失去。(Zion)

很阿們弟兄的話!基督徒的善行和不信者的善行不同,因為基督徒的善行必須有基督做內容(加二20,四19,弗三17),必須是聖靈藉著人做出來的,才能蒙神稱許;所以我們必須天天追求被聖靈充滿(弗五18),讓主從我們身上活出祂自己(腓一19-21),才能活出蒙神稱許的生活!求主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