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國度之路》第九章(後半)讀後心得(拾萬):在後的也就是順服的外邦人,都將在謹守摩西律法的猶太人還不得進入國度時,先得著賞賜,也就是先有分於國度
- bookclub_manager
- 2022年8月20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馬太福音的這段經文(19:16~20:16)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主與那少年人的對話,論到律法的約定及其賞報——永遠的生命。
第二部分是救主對門徒的講論,由那少年人的拒絕引發,說到福音的約定及其賞賜——天國。
第三部分是比喻,同時應用了這兩種約定與賞報。只有論到天國時,才說到那少年人富有的境況,以及使徒與門徒普遍的光景。論到永遠的生命時,那少年官只被視為一位熟悉神與先祖所立之約的猶太人。
看到這總結,心領神會郭維德對這段經文的解說。
1.「永遠生命」與「承受國度」有所差異。
所有信徒,都得著永遠的生命,但並非所有得著永遠生命的,都能承受國度,除非他要為主的名和神國的福音,有所撇下和捨棄。
2.「在前」與「在後」
不是指享有特權的人,或是在教會中,具較高職位的人,「在前」與「在後」,乃是表示蒙神呼召與得神賞賜的先後。
3.我們的主起初只是把那少年人當作財主而已,然而,那少年人同時也是猶太人,且自認為已遵守了律法而賺得了守律法的工價——永遠的生命,他相當於這比喻中的第一批工人。
即使他已遵行律法並賺得永遠的生命,他也無權抱怨神對別人(外邦人)所施的恩惠。
每個工人所得的銀子就代表永遠的生命雖都一樣,但個別賞賜並不相同。
在後的也就是順服的外邦人,都將在謹守摩西律法的猶太人還不得進入國度時,先得著賞賜,也就是先有分於國度。(拾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