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國度之路》第十五章讀書心得(阿曼):聖經對基督身體的教訓:是神生命的活出,互助互愛......愛得像主愛我們一樣
- bookclub_manager
- 2022年4月17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這章讓我反省對弟兄姊妹缺少神的愛,眼光和相應的尊重,也發覺操練敬虔生活的實際和重要。
怎樣才導致肢體公開或暗地裡不和?為什麼會私下議論,或去傳閑話中傷?是活出舊人和世界出來了。是少了捨己,是縱容肉體私慾吧!總體是中了撒但的詭計:破壞信徒靈性,和拆毀主肢體的秩序,合一及長進。
又如小組恵怡提醒,我們缺了神那充滿愛和全知,看小冒犯為大,不想到別人有難處和隱情。這才發覺聖經和講道,各種教道和實踐的重要性:要行道,攻克己身,竭力保守合而為一的心。這都幫助我們過聖潔的生活,知道怎樣靠聖靈,有主的心腸去處理和外人,或肢體間的不協調和衝突,去活出主,去榮耀神。
也借此機會略看聖經對基督身體的教訓:是神生命的活出,互助互愛,建立,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饒恕,愛得像主愛我們一樣。肢體屬靈的「一」是需要餵養,培育,疏離是不健康的。我和肢體的関係要成長了。雖然很難,但卻很需要,並要靠聖靈幫助我們的軟弱。要決心行道了,雖然受傷害,又要情願受欺,不埋怨,但主必回報。我也要細心,不要有意無意去傷人。神絕不是要求我們學言語藝術,有高的情緒智商,這些都重要,但神期望祂自己的愛從我們活出。失略這個功課,我們豈能用聖經原則處理紛爭或可能出現的訴訟呢?怎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那長闊高深的愛呢?
也許有一種寬容外人冒犯,但被肢體冒犯就好像會嚴苛對待,尤其是對方滿口聖經,又站在教導人的地位,卻其身不正,簡直罪無可恕。不對,是要學徹底實行對己嚴而對人寬了,也要用禱告扶持,建立出口的和受教導的。
冒犯者固然令人失望,他們要被光照,責備而悔改。被冒犯的要饒恕,雙方又用神的愛去和解,重新建立愛的關係,不是避而不見或轉教會。因為我們也得罪主,而主也饒恕了。在對立的情況下,求主改變我好去活出祂的真理和愛,不再要求對方先轉變或道歉。羅十三8很有提醒:以愛為虧欠去完全律法。
這章是個嚴肅的課題,要求我們去悔改,並實踐真理,讓神得榮耀。若只交流一些屬靈看見,而心思沒有更新,行為沒有改變,就很可惜了。
導讀
「我们要从认识一项真理,进步到所认识的真理能构成、组织到我们里面,成为我们的所是和实际,乃需要一生被神变化的过程(罗十二 2)。按保罗 的经历来看,需要神不断地启示和作工,一面启示神的自己和祂的心意,也启示我们不堪的所是;另一面是里外两面的工作——外面的工作,就是拆毁我们外面天然的人,而里面的工作,就是不断把祂的自己作到我们的里面,更新变化我们里面的所是。所以林后四章十六节说,我们的“外体(原文为:外面的人)虽然毁坏,内心(原文为:里面的人)却一天新似一天。”求主保守我们一直走在这条被祂变化的路上,不拦阻祂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叫我们天然的人天天消减,使祂在我们里面天天加增.」
讓我們都學好屬靈的功課,讓亮光成為我們的生命。主必興日旺,我必衰微,這是神兒女的成長和祝福。
「他在本章强有力地指出,登山宝训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信徒,正是我们这些天父的儿女。因为我们信徒已经得着了天父的生命,由祂而生,而祂又是如此的完全,所以主也才要求我们,要像天父那样的完 全(太五 48)。」
是來教訓信徒的。總淡化要像天父完全的教訓,因為不可思議。但這錯了,讓神活出來,憑自己不能達到神的要求和標準。要認真對待主的吩咐。
「 也正因为登山宝训是对信徒说的,这段经文有力地证明,基督徒不是得救了就一帆风顺,等着上天堂了;得救只是一场赛程的起头,赛程的结局则完全取决于这场赛程中选手的表现如何。而随便生活的,按登山宝训来看,不只得不到奖赏,在主来时还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此要恐懼顫驚,作成得救的功夫。是有獎賞或嚴厲責備的。
「为此,郭维德说,“律法和先知教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公道。祂作为怜悯的具体化身而来,则要求祂的门徒施怜悯”(336 页)。」
主來成全律法,祂活出律法的精意,並更高超的標準,是父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
「 生命树(神)的原则就是倚靠的原则,知识善恶树(撒但)的原则就是向神独立,无论是行善还是行恶,都叫人不要神,叫人不依靠神。为此,倪柝声弟兄曾说过一段刻骨铭心的话: 神注重我们所是的,过于我们所作的。真实的工作,乃是生命的流露;算得数的事奉,总是基督的活出。将自己献给神,不是为神作工,乃是让神作工;凡不让神作工的,就不能为神作工。」
主是那生命樹,活出真正的生命。
「为此,我们需要求主的怜悯,说:“主啊,怜悯我,在我自己里面,没有能与人和解的生命和能力。主啊,但你活在我的里面,你让我经历活着不再是我,乃是你在我里面活着。求你来活,从我里面活出你自己,活出那愿意与人和解的生命!”」
這也是我的禱告。
335
「古时的先知乃是从前受逼迫者的范例。我们的主分别说到祂的门徒和古时的圣徒后,接着就教导门徒认识神把他们摆在不信者中间的目的。世界是败坏的,且会一直败坏下去。门徒要像盐一样,阻止这世界败坏。但他们一旦失去了这特殊的功用,就会在今世变为无用,沦为神人共弃的一班人。」
分別為聖,能發揮鹽的作用。
「同时,神的计划也是要门徒借着公开的信念和他们的行为,把神的性情和为人的本分启示给那些不敬虔的人。他们的言行该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是非标准。所以,他们应当表明自己的信念,并借着好行为来荣耀他们的神。」
榮耀神不是空泛,活得敬虔就可以了。
345
「那么,冒犯人的必须受审,双方也都必须上法庭接受判决。神不会容许祂国度的成员之间有未调解的争论或伤害。动怒的圣徒将受审判;不过,当他提出证据时,神会承认他的义。」
是要現在就尋求調解。免得罪惡留到基督台前的審判主前,後悔羞愧,令主失望了。
346
「在登山宝训里,“弟兄”这词取狭义,指“同作门徒者”或“信徒”,就是从天父重生的人,所以是同一家庭的成员。门徒——“你们”——与那些不属这家的人相对;后者仅被称为“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 16)“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七 12)“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六 1)
這是我需要被提醒的,要做光,要讓主得榮耀,愛人如己,不要假冒為善。
346-347
但怒气通常叫人口出恶言。人发脾气时,总是容易诋毁、贬低那惹怒他的人。爱如何叫人高估所爱的对象,怒气也照样叫人贬低发怒的对象。如果连看不见的内里感觉都要受审,那些公开制造基督徒间不合且往往绊跌世人的外在行为,就更要加倍受审了。
不是追求所謂高情緒智商,而是求神處理我的負面情緒,不去詆毀,貶低,發洩,也不去絆倒世人和肢體。
347
「一位信徒说另一位信徒是废物,的确很恶毒。他绝不该把一位被神儿子的宝血买回、又被圣灵分别为圣的人视为废物。每一个人,即使是羊群中最小的,在基督眼中都非常宝贵。」
是把世界看人的價值觀帶進教會了,也容餘惡在心思和舌頭上發酵,就不能有主看祂所買贖的為寶貴。所以雅各書信徒輕看貧窮信徒也很自然。要悔改,更新了。
351
「爱是神的性情,所以与爱抵触的灵就将我们与神隔离。人若不蒙神悦纳,他献的礼物也不能蒙神悦纳。发怒和不义的言行都不讨神喜悦,也阻断与祂的交通。有多少基督徒知道这一点!怒气和恶意都属于杀人的性质。关于这些事会破坏与神的交通,以赛亚说:“就是你们多多地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赛一 15)」
要有神悅納的敬拜,就要有神悅納的生活,敬虔素質。
「父神现今正在寻找在灵和真实里的敬拜24(约四 24)。除非达到那地步,否则任何敬拜形式都毫无价值。」
阿門。
352
「对这位有罪的弟兄,我们的主劝戒他与原告和好。他应该立刻去行。现今是和解的良机,好免去神圣律法的惩罚。」
補留面子不是拖延不和解的原因,不要被魔鬼欺騙了。
353-354
「本段经文只论及得罪人之弟兄的情形。在同卷福音书,有另一部分则提到被得罪之弟兄的责任。他必须要接受有过失者的悔改,否则要受的刑罚与得罪者要受的一样可怕。有一次,彼得问主他要赦免弟兄的冒犯多少次。耶稣的回答实际上是要他无限次地赦免。主接着用比喻来强调赦免人的必要,并指出理由。」
不能饒恕是輸給罪和撒旦,因為因此不能保守信徒的合一。(阿曼)

感謝主! 阿曼姐妹更深更多的提醒;我需要更靠主、捨己⋯⋯多大的肉啊(借惠怡姐妹說),要割掉肉體的一切,從靈重生,我需要主保守帶領,在我裡面作是。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