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進國度之路》第四章讀後心得(士椀):我們要耐心的等待、盼望那應許的實現

當希伯來書作者談到耶穌基督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馬上接著說,論到麥基洗德,我們有好些話,並且難以解明,因為你們聽不進去。(聽不進去按原文直譯為「變得聽覺遲鈍」(來5:10~11)。直到7:1才繼續談論麥基洗德,所以來5:11~6:20是插入的。本書第四章就是在探討這一段不長進和離棄道理的危險。


亞伯拉罕肉體的後裔以色列人因不信、不順從,一再悖逆、反叛神而受到神帶著誓言的審判,不得進入美地。以色列在曠野受試驗時,因不信而試探了神。以色列按著誓言被拒於應許之外。


另外亞伯拉罕因被動的相信神的應許及主動的順從受割禮、獻應許之子以撒的命令而得著了神帶著誓言的應許與祝福(創22:16)。


我們這些作亞伯拉罕屬靈後裔的基督信徒今日也當像當年的亞伯拉罕,因相信並順服神而得著神帶著誓言的應許與祝福。


又特別比較

1. 來6:15: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

2. 來11: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3. 來11:39

「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這些人到底是得了所應許的,還是未得著所應許的?

原來是用信心得了所應許的話,但未得著所應許的實現,所以我們要耐心的等待、盼望那應許的實現。(士椀)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 Twitter
  • LinkedIn
  • Facebook

©2021 by 《進國度之路》讀書會.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