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英文出版社社長 - 路易斯弟兄所寫的序,覺得神實在為了恢復真理,使用弟兄來做這出版的工作,國度的真理在現今基督教中並非主流。
路易斯弟兄說,在1978 年,人們似乎從來沒聽說過郭維德,神學院、聖經學院和書店早就把他遺忘了。如今已出版了一百多部作品,以後還要出版潘湯和彭伯的作品。
他們的信息是:基督徒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因為今日的生活將決定將來在千年國裡的地位。
潘湯是郭維德的學生,曾受他影響的和受恩教士,在屬靈事上幫助倪柝聲弟兄來領受國度的真理,爾後造就許多中國信徒。
路易斯弟兄最後勉勵信徒們兩件事:引人得救和作個得勝者,願聖靈帶領我們進入神的恩典中。
郭維德弟兄追求真理,主向他啟示新的亮光,他順服並且持守。 因堅信嬰兒不應受點水禮而辭去了英國國教的職位。在事奉中,儘管有時會遭排斥,仍甘願為此付出代價。
他的著作有兩個顯著特徵,首先,他能夠把聖言中預表、影兒和表號的多重意義清楚陳明並相互比較,以確保神賦予這些經文的理由和目的能完全顯明。
其次,他日漸發展出通曉聖經預言意義的能力。盼望這本書能帶領我們從喝奶進步到吃乾糧的地步。
在譯者序中,說到基督教歷史的頭三百年間,對千年國的解釋基本上分成兩派:一派史稱「千禧年派」,另一派史稱「無千禧年派」。在公元四世紀,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來羅馬天主教則相信這就是千年國的應驗,初期更正教的改革家,如馬丁 · 路德、加爾 文等,都採用奧古斯丁的末世觀,即認為千年國乃是指整個新約時代。只有重浸派,十七世紀少數神學家,十九世紀達祕為首的英國弟兄會都曾帶進千禧年派的復興。郭維德在本書中獨特的貢獻是指出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能有分於千年國,只有對主忠信的才能。深信本書能激勵我們屬靈上的追求,因為無千禧年派更多偏向了屬地的工作。無千禧年派基督徒通常處在太平的時代,千禧年派的基督徒通常是受當權者逼迫而處在苦難中的信徒,也不乏殉道者。
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
郭維德把千年國解釋成獎賞的教訓,解決了更正教解經家的難題。例如:改革宗的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與亞米念的 《救恩可能失去》。
譯者翻譯本書的目的不是要以此書為某種對千年國的見解爭辯,因為道理的爭辯對信徒的生活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容易破壞信徒中間的合一。當時英國的基督徒大多沉迷於各樣屬世的追求裡,屬靈光景死沉,所以郭維德急切地盼望喚醒他們。今日大部分的基督徒又何嘗不是如此? 感謝主,本書可以喚醒並激發信徒不再過隨便鬆懶的生活。
郭維德弟兄在前言中說明本書要探索的問題 - 對已蒙稱義的人來說,行為好壞對其未來究竟有何影響?有的基督徒認爲信了耶穌,就得永生,將來坐著花轎上天堂。
郭維德弟兄提出兩點:
一、聖經斷言,所有的信徒都要在基督的審判台前交賬。
二、聖經斷言,基督審判信徒的原則,乃是照著其行為。
這些教訓完全是以神明確的話為根基,我們就當欣然接受並持守。
Peter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