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國度之路》讀書會成員(芳霽)分享:第十一章讀後感—今生是撒種的時期,收成在於將來的國度裡,所以千萬不可灰心喪志,要有屬靈的眼光
- bookclub_manager
- 2021年9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作者將加拉太書這段經文定為撒種與收成,將前面經文所提到的信徒在基督裡得到的自由,引導到如何藉著新得到的自由,甘心樂意作殷勤撒種的功夫,使得將來有所收成,就是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一開始作者就談到順從真理乃是進國度之路,神不只要求我們相信真理,更要求我們實際地照著真理而行。簡單講,就是從相信到信服,再到信從。萬一被錯誤教導,該如何藉聖靈的引導,從聖經得啟示,回到真理。原則就是要保持自己在耶穌基督裡,在天父的愛中,倚靠聖靈的能力,遵行耶穌基督的命令:彼此相愛、傳揚祂,使人作門徒。
作者藉經文提醒,如今在我們的教會裡,在自己的生命中,存在的麵酵是什麼呢? 他又隱藏在哪裡呢? 我覺得最大的酵,就是當人自己覺得可以做點什麼時,或者當人覺得已經做了些大(小)事時。這些思維其實與初代教會的人想藉割禮或行律法規條稱義是一樣的,忘了稱義靠自己是行不出來的,都會淪為自以為義。這些看似微小細節,卻都是不可忽視的,至終必會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林前三 17),叫人不可不慎。這都是仇敵虎視眈眈等待的破口,教導的謬誤很容易自誤誤人,難怪保羅說如此重話。其實重點不在割禮,而在行割禮的動機。求主開啟我的眼光,不看外貌而看重人心,包括我自己的心思意念,…好叫我每時每刻誠實對己,誠心待人。
自由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要因著愛,甘願去服事別人,不是被逼著去服事。能服事別人,其實是神的恩典。不在律法以下,而是在主耶穌基督的教訓底下,被愛並去愛人。律法規條雖不能叫人成為義人,卻是能叫人避開試探,少受罪的誘惑…。成聖的歷程乃是先後次序的問題,先要有愛,做為動力,才能走上律法的軌道,就是聖潔法則。我相信律法也是在恩典之下,活在恩典之下乃是從律法中走出來,看見更大的恩典,不要成為井底之蛙。其實肉體的罪性多而又多,如經文所舉的諸多例子(加五 19-21),不勝枚舉,難怪保羅如此憂痛憤慨,措詞強烈,強調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一再的鄭重警告,使我們不得不反問,當今的教會有這樣情辭迫切的告誡信徒嗎?其實信徒得著永生卻不能進神的國,也失去了永生的意義與寶貴。
我們都或多或少會去評判別人的優缺點,卻極少看見自己的盲點。更何況我們根本無法看穿人心,也不能得知各人生活中的隱情(林前四 5),所以我們最好專注在察驗自己的工程,而非別人的。人的認知往往來自比較而得,人若用與身邊的人相比而顯出的長處來衡量自己,便是不通達的(林後十 12)。如同經文”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也是不通達的”。唯有神才能審判人。
作者提出一個問題:對於已經在基督裡蒙悅納、成了祂兒子肢體的信徒,神怎能報應祂們的惡行呢?作者提出出埃及記十二 15 的經文,”你們要吃無酵餅”,不然,那人”必從以色列中剪除”。來解說加六 8 節的經文,是針對信徒說的,他已有聖靈的內住,卻不願隨從聖靈的引導(撒種),甘願順著肉體,敗壞自己的靈命,放棄將來得享神兒女榮耀的自由(羅八 21)。無法進入千年國度。信徒一時的犯罪是有可能的,但聖靈決不會任其一錯再錯。除非,他並未真正重生得救。許多的經文一再警惕信徒不可落入這種景況,顯示這是必須經歷的苦難,如同主耶穌對門徒的告誡,預告他們在世上有苦難,但不必害怕,祂已經勝了世界。今生是撒種的時期,收成在於將來的國度裡,所以千萬不可灰心喪志,要有屬靈的眼光。今生,我們並非因著害怕受咒詛或乞求得著今生來世的富足而努力作功德、積善果,要靠好行為搶進天國,而是因這信,存著虧欠的愛心,想要償還、報恩,更是為了別人也能同得這從神而來的恩典,就是天父在基督耶穌裡的豐盛。(芳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