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bookclub_manager

《進國度之路》讀書會第一期總結回顧

《進國度之路》讀書會第一期總結回顧


感謝主!帶領我們讀完了《進國度之路》一書的頭四章,也就是這本書的四分之一。感謝主給我們一個好的起頭,盼望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能繼續參加第二期,繼續進入本書的第二部分(5~8章)。


在已過的四周裡,我們讀過了所有的前言,對郭維德的生平和教訓,以及本書的背景有了基本的認識,也讀了前四章。在第一章,我們首先看見,「永遠的生命是恩賜,基督的國度是賞賜」這貫穿全書的主題,從舊約和新約多處經文看見,我們得著永生是藉著信,得進將來的國度則是藉著信主以後有配得上國度的行為。在本章眾多的亮點中,有一句話非常寶貴:郭維德指出,「福音之於國度,不過如同邀請之於筵席」——這是何等簡潔有力、極具啟示的一句話!得救了,如同是收到了參加羔羊婚宴的邀請!整本聖經,特別是新約,都讓我們看見,主耶穌不光是我們的救主、主人,也是將要來迎娶祂新婦的新郎(弗五25~27;太二二1~14;約三29);作為主的新婦,我們不光是受邀參加別人的婚宴,乃是受邀參加自己的婚宴!有誰會只滿足於收到婚宴的邀請函,卻不渴慕參與婚宴本身——況且,是自己的婚宴?若真有哪位準新娘對自己的婚宴漠不關心、毫無渴慕,作新郎的豈不要極其不悅?可悲的是,這卻是今日神兒女大體的光景(參何西阿書一至二章和耶利米書第二章對神背道子民的描述),即只滿足於手上的邀請函(福音),卻對邀請函的目的——婚宴(要來的國度)漠不關心,或一無所知!這國度的真理何等需要更廣為神兒女所知、所重視!


處女豈能忘記她的妝飾呢?

新婦豈能忘記她的美衣呢?

我的百姓卻忘記了我無數的日子。

(耶二32)


第一章末了,極有亮光地讓我們看見,就是因神將永遠的生命和要來的國度設立在不同的基礎上(信與行為),羅馬書與希伯來書才如此截然不同。多少基督徒,得救了多年,卻一直停留在「因信稱義」、「因信得生」的基礎真理上(而羅馬書也不只包括這些基礎真理,見本書第十二章)。這些基礎的真理固然重要,卻只是話奶;要長大,就必須進到如希伯來書所啟示的乾糧,包括對基督更深的認識,以及其中五次嚴肅對信徒的警告,「要前進!」順便一提,「希伯來人」的意思就是「過河者」(「希伯來」字根的意思是「過去」,特別是指過河),所以希伯來人就是過河的人;第一個希伯來人亞伯拉罕,就是一個過河的人。整本希伯來書,就是呼召神的子民:「不要留在原地!要過河!」過河,按屬靈的意義,就是要把老舊的、過去的、屬舊造舊人的一切、不合神心意的一切,統統埋在水裡,如以色列人過紅海和過約但河那樣,都是象徵埋葬舊人的一切,在復活生命的新樣裡起來,向前達到神的目標。感謝主,藉著郭維德,把希伯來書和羅馬書的對比,清楚地勾勒出來,何等有亮光,也何等激勵我們更多進入、追求經歷希伯來書裡的真理!


第二章,我們看見新約裡可能是講要來獎賞最主觀也最動人的一段,就是腓立比書三章,因為這是保羅自己親身經歷的見證。保羅把以前所有人所羡慕的、在社會並在猶太宗教裡的成就和一切,都看成糞土,因為他已經看見了更好的——超絕的基督,看見唯有認識基督,才是得著宇宙的至寶;與基督相比,一切人所羡慕的事物都是糞土。然而,他雖然已經得著了基督,且對基督已有極高的啟示,卻不以此為滿足,因為他深知基督有追測不盡、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需要一生不斷竭力追求認識,才能達到成熟(弗四13~14)。顯然,當郭維德描寫保羅的經歷時,他多少是在描寫自己的經歷:他豈不也是因為看見基督的寶貝,為了更深地認識基督、跟隨基督,而放棄了英國國教裡的高薪職位、燦爛前程,寧可默默無名,憑信不憑眼見,牧養神的群羊。他的經歷,與後來跟隨他榜樣的潘湯(David M. Panton)與和受恩(M. E. Barber),乃至後來受和受恩極深影響的倪柝聲,豈不都是一脈相承,有類似的經歷和見證?底下的話,在禱告裡來默想揣摩,就會看見,這絕非出於一個對保羅的話毫無經歷之人單憑心思推理出來的描述,而是出於一個對保羅經歷感同身受之人從深淵與深淵發出的響應(詩篇四二7)[1]


他因公開承認信耶穌是彌賽亞,完全失去了在同族人中的屬世地位;然而,他卻心滿意足。現今,在他眼裡,世人企求的事物不僅微不足道,而且令人厭惡。他的心乃是專注在基督身上。他乃是揀選神所揀選的。他窺見了父在耶穌身上盡覽無遺的美麗。他實在看見了,而這個看見,使他在其他可愛可寶的事物面前如同死了一樣。所以,保羅在此把自己當作福音書比喻裡的商人,尋到一顆完美的珠子後,就歡歡喜喜地變賣他從前的珠寶和一切所有,買下這顆珠子(太十三45~46)。

篇幅緣故,無法多引。但本章仿佛一個窗口,不只讓我們看見了保羅的人,保羅的啟示和渴望,也看見了郭維德,他的啟示和渴望。郭維德要不是有與保羅類似的經歷,絕對寫不出這些對保羅內心深刻又細膩的描述。這些描述是本書極為寶貴的片段,因為我們不僅看見郭維德對真理清楚的認識,更看見他自身對基督主觀的經歷,基督如何在他身上多方製作,把他做到一個地步,能對保羅的話有那樣主觀、深刻而細膩的認識。再看兩段話:


追求這崇高的賞賜,是保羅單一的目標。「我只有一件事。」(腓三13)要達到卓越超絕的境地,就必須全力集中於單一的目標。在此,我們看見保羅的榜樣。神的憐憫讓我們得見那推動他心、腳、口舌的主要動力。這一個目標吞滅了所有其他的目標,使他對基督的認識和愛總是火熱且持續長進,使他總是殷勤地服事,也總是表裡如一。看哪,就是這動力,使他能持續不斷地勇敢面對各種危難,一生致力於傳揚福音!我們不該讓這樣重大的啟示在我們身上白白過去。讓我們用保羅的目標——就是主耶穌所設立的目標——充滿我們這些信徒的心;這只會叫我們在祂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保羅不沉湎於自己過去的英勇行為和已取得的成就,反而忘記背後。他絕不以往日的桂冠為枕,不看已過的事物。只要還有一事未成,他就看自己如一事無成。他仍在努力向前。這位迫切的競賽者絕不停下片刻來回顧自己已跑了多遠;其眼目只盯准前面的目標。在未達目標以前,他一刻都不停歇。他雖歷經無數光榮戰役,傷痕累累,但就算能從當下的監禁得釋放,他也不會像退役老兵一樣去休息養身,從此不再叫人有所期望。不,他定意仍要勇往直前,傳揚神恩典的福音;他要有分於今日福音的苦難,好在那日能有分於救主的榮耀。(28~29頁)

保羅渴望認識基督,認識祂復活的大能,渴望與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好叫他能得著那特殊的復活(腓三10~11),就是得以進入千年國的頭一次的復活(啟二十5~6)。這是他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前直跑所要得著的獎賞,而這獎賞不只是擺在保羅面前,如今也擺在我們所有信徒的面前。我們豈不該學習保羅(和郭維德)的榜樣,也「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3~14),「這樣跑,好叫我們得著獎賞」(林前九24)!


第三、四章(還有之後的第五章),我們進入了可以說是本書最難明白的部分,就是希伯來書裡各樣舊約的預表和其新約的實際。在這兩章裡,我們看見了兩個安息(來三、四),和兩個誓言(來六)。在我們的經歷中,第一個安息,是神在完成創造之工時的安息,對應於我們今日因信基督已經進入的安息;第二個安息,是詩篇九十五篇神發誓叫大體以色列人不得進入的安息,對應我們將來所該要進入的千年國的安息。所以作為信徒,我們是「從安息到安息」,從基督已為我們成就、現今的安息,而竭力進入那神呼召我們進入、將來的安息。既然我們今天已享安息,為何還要竭力進入安息?既然要竭力進入將來的安息,今日怎能同時享有安息?答案是,今天的安息只是起頭的安息,只是起點(因信得著重生,進入基督裡),將來的安息才是完滿的安息,才是終點(因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裡面長大成熟,使我們得以進入千年國)。而這過程中,一面我們要竭力追求基督,一面卻不是憑我們天然能力行事,而是憑住在基督裡,因為主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十五5)。主的話說,我們要一直「常在(或住在)祂裡面」(4),讓基督活在我們裡面(加二20),讓基督成形在我們裡面(加四19),讓基督住(或安家)在我們裡面(弗三17),好使我們在基督的生命裡達到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不再作小孩子(四13~14)。所以,一面是需要我們竭力追求,一面卻是要我們一直住在主裡面,享受在祂裡面的安息;換句話說,我們竭力進入安息的路,乃是藉著住在主裡,享受祂的安息,在凡事上跟隨祂,與祂是一,讓祂作我們的摩西和約書亞,帶領我們進入應許的安息美地,進入要來的千年國。所以基督徒的生活,是一面安息,一面奔跑;安息,因為不是憑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作什麼,而是凡事住在主裡面,享受基督作安息;奔跑,因為我們的確需要竭力追求基督,花時間追求認識祂的話,花時間禱告親近祂,並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轉向祂,藉著禱告與祂常常交通,在凡事上連於祂作我們的元首(弗四15)——這是我們所需要竭力的,這也就是「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二12)。然而,一面是我們作成,一面我們的「立志行事」卻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13),所以不是我們單獨作,而是祂在我們裡面來作。所以既是安息,又是勞苦;既是神作,又是我們作;是神和人合在一起作,是主在我們裡面,我們也在祂裡面,一同生活行動。哈利路亞!


第四章的兩個誓言,則進一步讓我們看見,關於要來的國度,神的態度是何等的嚴肅堅決!神不是用一般的話,也不光是用應許或約,而是用誓言!神的說話還有什麼比誓言更嚴肅堅決的?而祂兩次的誓言,都聯於祂子民的順從與否,也都聯於要來的國度:順從的,如亞伯拉罕(而我們今天在屬靈意義上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加三7),神就必對其發出誓言,使其得著所應許的美地(國度)。應用在我們身上,這是何等的鼓勵和確信!凡像亞伯拉罕那樣主動順從(而非被動順從,即不只是心裡信了神的話,而是在行為上也順從神,如獻上以撒)的,必要得著主的誓言,必要進入將來的國度。相反地,不順從的,如曠野裡的以色列人(而我們今天在屬靈意義上也都是在曠野裡的以色列人),神也必對其發出誓言,使其得不著所應許的美地(國度)。這對我們是何等的警告!也是何等的激勵!國度必然來到,祂也必然按我們順從與否,發出誓言,決定我們是否能進入那榮耀的國度!


所以,無論發生何事,神的誓言都必然成就,祂的國度必然顯現!屬地的船錨可能折斷,錨繩可能鬆開,錨爪可能失效。但我們的錨卻是「堅固」的,必不折斷;是「牢靠」的,必不鬆開所鉤住的磐石。別的錨是往下拋,鉤住下面的地。但我們的錨卻是在高處,固定在諸天之上,牢牢繫於神的寶座。(88頁)


最後,作為本期讀書會的結語,我們願引用受郭維德極深影響的倪柝聲弟兄的一段話。這段話說到神歷世歷代以來一個工作的原則:神聖的真理都是在聖經裡面,兩千年前就寫下來了,但因著神兒女的失敗,這些真理需要神在每一個世代興起一班人來恢復祂已經釋放的真理。郭維德,就是神在十九世紀所使用,專門為了恢復國度真理的僕人。為此,我們要感謝神,讓我們活在這個世代,能有這些豐富的真理擺在我們面前。願這些神已恢復的真理,不光在我們的客觀知識上得著恢復,也在我們的主觀經歷中得著恢復!願郭維德弟兄所看見的、所經歷的,也成為我們的看見和經歷,使這些真理不光是郭維德弟兄的真理,更成為「我們現在的真理」(彼後一12):


彼後一章十二節,那裡題到「你們已有的真道」,這句話的原文是說,「你們現在的真理」。「現在的真理」也可以說是「今天的真理」。什麼是「今天的真理」呢?所有的真理其實都是在聖經裡,沒有一個真理是聖經中沒有的。但是,雖然它們都記在聖經裡,卻因著人的愚昧、人的不忠心、人的失職、人的不順服,以致許多真理都被埋在聖經裡,向人隱藏起來。真理雖然仍在那裡,人卻看不見、摸不著。直到神看為時候滿足,就在某一時期中,釋放某些真理,叫它們重新再顯現出來。


這些重新顯現的真理,並不是神的新創造,乃是人的新發現。它們不需要人去發明,卻需要人去發現。神在已往的世代中,都有不同的真理顯現;在某一特別的時代中,都讓人發現一些特別的真理。這件事實在教會的歷史中,可以很清楚的看見


舉例來說,路德馬丁在第十六世紀被神興起來,神叫他看見什麼是「因信稱義」。他乃是神興起的器皿,用來顯明「因信稱義」這個真理。這並不是說,在路德之前沒有因信稱義這件事實,這件事實在路德之前早已經有了,但是路德乃是知道這個真理一個最好的人,他最認識這個真理。故此,這個真理就成為那個時期中之「現在的真理」。


每一個主的工人都需要在神面前求問,什麼是今天的真理?我們需要問神說,「神阿!什麼是現在的真理呢?」雖然在聖經中有許多主要的、重大的真理,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什麼是神今天的真理?我們不但需要認識普遍的真理,更需要清楚神今天的真理[2]


郭維德雖在一百五十年前已恢復了國度獎賞的真理,但今天全地神的兒女絕大多數仍然從未聽聞這真理。即使少數基督徒認識這真理,但有多少基督徒像郭維德那樣,是按著這真理而活,實際地把這真理活出來的呢?我們都要低頭承認,我們還遠遠不夠,我們都還需要主在我們身上,進一步恢復這國度的真理。所以,雖然這真理已經恢復,卻只有少數人知曉,而且即使在這少數人中間,仍亟需有進一步在經歷上(而不只是在知識上)的恢復。求主憐憫我們每一位,叫我們個個都能不光認識這真理,更能經歷、活出、傳揚這國度的真理,好叫更多神的兒女能認識這真理,進而能活出配得上國度的生活,作主今日所要的見證,作主的得勝者,催促祂和祂榮耀國度的來臨!

[1] 參倪柝聲《深處與深處響應》。 [2] 倪柝聲《我們是什麼》。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