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我們來到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即十三到十七章。在介紹本章以前,我們可以先對全書有個簡要的鳥瞰,這會幫助我們看見本章在全書中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全書十七章,除了第一章所探討的經文是從全本聖經來看之外(但特別闡明了羅馬書和希伯來書的對比),其他十六章都是專門以新約聖經中的一段經文,逐節逐句(有時甚至逐詞逐字)的加以解釋,而其解釋的方式,總是按著「以經解經」的原則(即,以「聖經解釋聖經」[1]),以聖經其他經文來對照、比較、闡明所研讀的經文[2]。郭維德對聖經的熟悉,和在研讀主話上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如同使徒行傳十七章的庇哩亞人,實在值得我們學習,也難怪主能使用他來恢復這項在教會歷史上被埋藏多年的真理。底下是對全書一個簡要的鳥瞰:
第一章「永遠的生命是恩賜,基督的國度是賞賜」——從整本聖經(特別是羅馬書和希伯來書的對比)點出(按信心的)恩賜和(按行為的)賞賜是不同的。
第二章「我們蒙召的獎賞」——從腓立比書三章,點出保羅所竭力追求的獎賞(也是我們蒙召來追求的獎賞)就是將來的千年國。
第三章「兩個安息」——從希伯來書三、四章,點出信徒有兩種安息,一個是憑信就已經得著在基督裡的安息,一個是需要追求將來才能進入在千年國裡的安息。
第四章「兩個誓言」——從希伯來書五、六章,點出神在舊約的兩次誓言(一次給順服的亞伯拉罕叫他得福,一次給悖逆的以色列人叫他們不得進美地),說出信徒今日要是悖逆神,也會不得進入千年國。
第五章「兩座山」——從希伯來書十二章,點出新約信徒在得救後仍有失敗的可能(如以掃和以色列人),只有藉著不斷緊聯於基督(由錫安山表徵)而不是回到律法之下(由西奈山表徵),才能蒙神悅納進入千年國。
第六章「教師的責任」——從哥林多前書三、四章,點出凡在神兒女中教導人的,若不按著聖經的真理教導,就會失去將來的國度。
第七章「競賽與冠冕」——從哥林多前書九、十章,點出基督徒得救後的生活,乃是一場競賽,其目標就是進入將來的千年國以得冠冕。
第八章「帳棚和房屋」——從哥林多後書五章,點出基督徒在從「帳棚」換到「房屋」(穿上天上來的身體)後,仍要受審判,得主喜悅的才能進入千年國。
第九章「錢財與國度」——從馬太福音十九、二十章,點出除了永遠的生命之外,主還呼召人撇下一切(勝過錢財的捆綁)來跟隨祂,為了進入祂將來的國度,即對永遠生命更完滿的享受。
第十章「兩個母親」——從加拉太書四、五章,點出信徒不該活在律法之下,作夏甲為奴的兒子,而該活在恩典之下,作撒拉蒙福的兒子,好承繼要來的千年國作為神對亞伯拉罕之應許完滿的應驗。
第十一章「撒種與收成」——從加拉太書五、六章,點出信徒今日的生活若順著肉體撒種就必收敗壞,不得進入千年國;若順著聖靈撒種則必收永生,進入要來千年國裡對永遠生命完滿的享受。
第十二章「隨從肉體的生活」——從羅馬書八章,點出信徒已藉著生命之靈的律,從罪和死的律中得了釋放,就該隨從聖靈而行,但若隨從肉體而行則仍必要死,即不得進入千年國。
第十三章「訴訟、受損、隔除」——從哥林多前書六章,點出信徒不該彼此訴訟、欺壓、虧負,凡不義的都將被隔除在要來的千年國外。
第十四章「受浸與國度」——從約翰福音三章,點出信徒如果不順從主的命令而受浸,就無法進入將來的千年國。
第十五章「弟兄之間的冒犯」——從馬太福音五章,點出登山寶訓乃是對信徒說的,是進入將來千年國的要求,所以信徒如果冒犯弟兄而不尋求赦免,必不得進入其中。
第十六章「國度的鑰匙和變化形像」——從馬太福音十六、十七章,點出要進入將來的國度,就得舍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喪失自己的魂生命(魂裡天然的享受),而主的變化形像就說出將來千年國裡榮耀的光景。
第十七章「豐豐富富地進入」——從彼得後書一章,點出信徒在得救後,需要殷勤地在起初的信心上憑著神的供備培養出各式各樣的美德(多結果子),將來才能得以豐豐富富地進入主的千年國。
按以上的鳥瞰,我們可以進一步把全書按其重點分成五部分,並對每部分用一個關鍵詞來總括其中心思想:
第一至二章:立論和見證——用整本聖經論證得永生和進千年國的不同,隨後用保羅個人的見證加以證明。
第三至五章:預表的證明——用希伯來書中所提以色列人的預表證明信徒可能會被拒于千年國之外。
第六至九章:明言的教訓:用哥林多前後書和馬太福音裡的明言教訓指出信徒將有按行為的審判和賞罰。
第十至十二章:進國度之路——用加拉太書和羅馬書說明進國度之路的最大原則乃是隨從聖靈而活。
第十三至十七章:其他的警告——用五段經文說明信徒可能不得進入千年國的其他原因:不義、不受浸、與弟兄不合、不願舍己、閑懶不結果子。
由此可見,本書在對國度真理的經歷和實行上,最重要的部分,乃是啟示在十至十二章裡;所以,我們在回顧其他章節或閱讀最後的五章時,都不該忘記所有的真理教訓,都該按著「隨從聖靈而行」的原則而行,才能蒙主稱許。換句話說,我們要如何勝過最後五章所警告之進國度的攔阻——不義、不受浸、與弟兄不合、不願舍己、閑懶不結果子?只有藉著內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也就是藉著讓主自己從我們裡面活出來)。我們若是隨從聖靈而行,讓基督從我們裡面活出來,自然我們不會是不義的人,自然會願意受浸(不光是外在的受浸,更是內在天天願意經歷主的死,向著自己死),自然不會與弟兄不合,不會不願意舍己,不會閑懶不結果子。所以十章至十二章,乃是在日常生活中打開進國度之路的關鍵鑰匙。[3]
這一周我們來到本書的第十三章「訴訟、受損、隔除」,探討的經文是哥林多前書六章一至十一節。這段經文,是使徒保羅對付哥林多信徒間的訴訟,弟兄姊妹一般可能印象不深,也覺得和日常生活比較沒有關聯(我們一般應該不至於到要訴訟弟兄姊妹的地步)。然而,郭維德卻非常驚人的說:「聖經中大概沒有其他段落,比哥林多前書六章更清楚完備地證明信徒會被拒于千年國之外了。」感謝主!賜給作者這樣特別關於國度真理的亮光,真是求主「讓我們帶著聖靈的祝福,來細看這段經文」(297頁)。本章指出,信徒將來的定命,是何等榮耀,我們要與主在祂的千年國裡一同掌權,甚至要「審判世界」,還要「審判天使」(林六2~3);這是在千年國裡才會應驗的事。然而,要能有分那樣榮耀的地位,信徒今日就不該彼此告狀,反該寧可受損,寧可受欺(7;參太五)。但如果我們堅持自己所謂的權利,在今世欺壓、虧負人,結果就是要被隔除在國度之外(林六9)。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倪柝聲弟兄那首有名的詩歌《讓我愛》:
讓我愛而不受感戴,
讓我事而不受賞賜;
讓我盡力而不被人記,
讓我受苦而不被人睹。
只知傾酒不知飲酒,
只想擘餅不想留餅;
倒出生命來使人得幸福,
捨棄安寧來使人得舒服。
不受體恤,不受眷顧;
不受推崇,不受安撫;
寧可淒涼,寧可孤苦;
寧可無告,寧可被負。
願意以血淚作為冠冕的代價,
願意受虧損來度旅客的生涯;
因為當你活在這裡時,
你也是如此過日子。
欣然忍受一切的損失,
好使近你的人得安適。
我今不知前途究有多遠,
這條道路一去就不再還原;
所以讓我學習你那樣的完全,
時常被人辜負心不生怨。
求你在這慘淡時期之內,
擦乾我一切暗中的眼淚;
學習知道你是我的安慰,
並求別人喜悅以度此歲。
願主把倪弟兄這樣的靈,澆灌在我們裡面,叫我們也在今生甘願受人欺負,甘願像主自己那樣背起十字架,寧可自己受苦,叫人得生命、得幸福。這不也是使徒保羅的見證?他說:「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命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卻在你們身上發動。」(林後四11~12)
最後,用郭維德結語的話,彼此警策,求主保守我們行在進祂國度的路上!
然而,即便他們是信徒,並因此按神的應許確定得了永生,若犯了罪,神還是有辦法來懲罰他們。無論我們所行的是善是惡,千年國來到的日子就是我們按行為得報酬的日子。一千年夠神用來表達祂對我們的行為是喜悅,或是不滿。一如永遠的生命說出神對於基督工作的喜悅和祂對一切因信而與基督是一之人的喜悅,千年國的報酬,或好或壞,照樣也顯示出祂如何看待每位信徒個別的行為。
世人經常高聲抱怨,說宗教徒行騙或在生意上佔便宜。毫無疑問,事實常是如此。不少信主的人的確常犯這樣的罪。本段經文顯明,神會對付侵犯祂公義原則的人。祂的聖徒若犯罪,不會不受懲罰。祂恨惡他們的罪,正如祂恨惡世人的罪一樣。祂已有所安排,將來要向一切有智之物顯明祂的不悅,還要叫犯罪的聖徒對其有親身的體會。
Notes:
[1] 解釋聖經最好、最牢靠的工具,就是聖經本身,而不是聖經以外的屬人意見、理論或傳統;這也就是所謂「唯獨聖經」的原則,即只有聖經,才該是基督徒一切信仰和實行之獨一無二的標準。
[2] 這與單單用一兩處經文,就引申出一個教訓或教義來的作法,截然不同。單單注重聖經中的一兩處(或幾處)經文,而不顧及其他經文(關乎聖經真理另一面)的見證,是在解經上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和最常見的錯誤。比如只看見聖經中講到信徒憑信即可白白得恩典(得救、得永遠生命)的經文,卻忽略了聖經中說到將來對信徒也有按行為之賞罰的經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猶如拼圖:必須把所有的拼圖圖塊都擺在一起,才能看見完整的圖畫,不然只會得出以偏概全、如瞎子摸象而得出的偏頗結論。
[3] 關於這點,推薦倪柝聲弟兄的《得勝的生命》一書。
Yorumlar